莫斯科迪纳摩队上赛季常规赛表现稳健,以西部第二的身份进入季后赛,最终获得季军。球队在休赛期成功留住了大部分核心球员,并进行了针对性补强。然而,阵容深度问题,尤其是防守位置的替补力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伤病情况,仍是这支球队在新赛季中的最大隐忧。
莫斯科迪纳摩上赛季开局不利,前七场比赛输掉了五场,且均未进入加时赛。到了九月末,球队状态趋于稳定,在常规赛剩余赛程中仅在十二月底出现了一次短暂低迷。尽管赛季末段赛程艰难,球队最终还是锁定了西部第二的席位。
季后赛中,高排位并未带来便利,球队连续遭遇强敌:先是圣彼得堡陆军,然后是喀山雪豹,最后在半决赛中输给了拖拉机队,与上赛季一样止步于此,最终获得季军。球队普遍认为,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。重要球员的伤病,如马克斯·孔图瓦和弗拉季斯拉夫·波德亚波利斯基的缺阵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队的发挥。
休赛期,球队成功留住了多数关键球员,并在转会市场上有所收获。
马克西姆·马明
职业生涯一直效力于中央陆军队,曾随队夺得冠军并攻入制胜金球。在伊利亚·沃罗比约夫执教时期,他更多地扮演防守角色,是球队少防多环节的重要成员,表现优异。
德文·布罗索
是一名纯正的得分手,被视为离队的前锋德米特里·拉舍夫斯基的直接替代者。两年前,他在北京昆仑鸿星队时就是得分王和最佳射手。他也能担任中锋,弥补了迪纳摩队在中路位置的一定短板。
弗雷德里克·克拉松
被视为安东·西佐夫的替代者。和马明一样,他在中央陆军队时也是少防多战术小组的固定成员。他是一名以可靠性著称的防守球员。
阿列克谢·库达绍夫在莫斯科迪纳摩的执教一直伴随着内部传闻和潜在的“下课”风险,但管理层保持了理性,并未将其解雇。在他的带领下,球队连续三个赛季在常规赛中表现出色,甚至赢得过一次常规赛冠军,但此前总是在季后赛过早出局。直到上赛季,才第四次尝试打入半决赛,取得了差强人意的结果。
目前这支迪纳摩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不可预测性。他们既能在逆境中翻盘(例如在对阵阿克巴尔斯队时,在主场两连败后扭转了系列赛),也可能浪费领先优势。在过去两个赛季中,球队在落后两球或更多的情况下赢得了12场比赛,同时也在领先同样优势的情况下输掉了9场。在逆转取胜的百分比上,莫斯科迪纳摩(24%)上赛季无队能及。
莫斯科迪纳摩队的门将团队实力不俗,但存在隐忧:弗拉季斯拉夫·波德亚波利斯基是联盟中最出色的门将之一,但近期受到健康问题困扰;而马克西姆·莫托雷金虽不断进步,但稳定性仍稍有欠缺。因此作为保险措施,球队从斯巴达克系统引征了在VHL中表现优异的德米特里·库利科夫。为此他们送走了潜力新秀尼基塔·布鲁亚诺夫,这笔交易乍看之下代价颇高。但显然,球队对门将的需求更为紧迫。
防守阵容看起来不错,但同样有隐忧。虽然失去了布伦南·梅内尔,但其影响因达尼伊尔·佩连科夫的进步而不太明显。主要的顾虑在于,八名主要防守球员构成了一个均衡的小组,但一旦出现伤病,启用替补球员可能会带来严重问题。
前锋线的配置更为雄厚,深度也更好。缺点在于:组织者略显过剩。其中一些人将会在强打时间上受限,有些人则需要坐上替补席。表面上看,球队可能缺乏“天然”的中锋,但实际上有不少熟悉这个位置的球员,只是最近在打边路。
阿尔乔姆·米赫耶夫的严重伤病起初让人担心他会缺席整个赛季,但后续的预测变得更加乐观一些。待他康复后,任何变得多余的球员都无疑会在其他大多数球队中找到位置。
年轻的防守球员马里奥·帕塔拉哈和马戈梅德·沙拉卡诺夫从租借回归,他们在其他球队获得了宝贵的出场时间并表现出色——沙拉卡诺夫甚至是拉达队防守球员中的最佳得分手。预计天赋出众的库尔班·利马托夫(2007年出生,国内同年龄段的佼佼者之一) 会得到更多机会,库达绍夫已经让他在对阵昆仑队的比赛中上场感受了KHL比赛。
20岁的叶戈尔·里马舍夫斯基早已在进攻组中占据一席之地,在米赫耶夫受伤的情况下,他可能将是迪纳摩锋线上主要的年轻元素。这并非因为没有其他有天赋的年轻前锋,而是没有空缺位置。
伤病总是对结果产生负面影响,但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。而如今的迪纳摩队比往常更依赖于这个因素,因此对成绩的预期范围也很宽。如果保持健康,这套阵容完全有能力直接进军决赛;而如果遭受严重伤病困扰,则可能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。
并且,在后一种情况下,伤病不能成为表现未达预期的借口。严格来说,即便重复去年的铜牌成绩恐怕也难以被视为成功。客观上看,阵容得到了加强,因此期望也更高,无需寻找借口。